高階人類圖看 微笑抑鬱症

高階人類圖看 微笑抑鬱症

4/19/2023 5:07:45 AM

表面開心正面 背後痛苦鬰結 從過去我的案例及認識的人,體驗較容易出現這些狀況的人類圖通道、Profile、閘門: 第一中招位: Gcenter著色的人,加上情緒中心空白,當面對負面情緒時,G中心會停下讓自己麻木無感覺(心輪封閉了)別人來慰問,更加呆著無反應。

自己心知道什麼事,就就是無感覺的反應,心停下了。

然後有些人就理性轉移成無事、正面、樂觀。

有些人就直接在沉鬱呆著不見人的狀態,因為沒有人能幫自己,亦無法從交談中釋放。

直到自己回到喜歡吸引的事,G中心的感覺才自動轉移。

(空白G中心反而覺得清靜平和) 閘門18追求正面要不斷改正,而把負面感受否定壓抑。

嚴重的人對很小事都被刺激然後好大聲波動地說:不可負面,要正面正能量。

閘門46追求完美,但當不再有地方讓自己發揮時,就出面「覺得自己無用、不似過去的盡善盡美,如廢人、自我否定」,表面正常,心裡卻鬰結。

(如46-29女強人結婚後不再工作後,出現這些問題,或把完美主義投射到子女身上) 閘門19: 怕不好意思、覺得被遺棄而對人歡笑。

強顏歡笑那種。

閘門36與6並存,情緒的大幅上落,會讓一些人把頭腦與情感分隔,顯得麻木無感覺。

Profile黑色4及6,責任感、規矩、榜樣的心態讓自己表現大方得體,正面、端莊,把內心鬱結。

(較多案例發生是ego著色的4/6人,把ego的爆發鬱結,最後無法壓抑而因4的規矩被破壞而失控。

) 50閘門的責任承擔,把負面感受與「不負責任」連結而壓抑。

通道2-14,閘門2的隱藏內心,對著人14快樂2無所謂。

背著人時2的壓抑隱藏感受浮現出來。

閘門16為求認同而隱藏內心感受,負面感受等如軟弱無能。

Ego著色亦有類似傾向。

以上是一些案例被觸發的作用模式。

不等於擁有這些閘門通的人就有這些問題。

問題是來自當人被這些閘門通道制約而不知道亦被理性頭腦所壓制才出現。

當我們熟悉人類圖閘門為人帶來什麼傾向反應,我們就容易從人類圖工具去連結當事人的內在信念,明白對方內在的另一層不為人理解的感受,更了解這些感受是如何形成,及如何轉化讓人釋懷。

有關微笑抑鬱症 接近一半嘅抑鬱症患者表面睇落都係心情開朗、樂觀,所以予人一種樂觀開朗嘅性格,並唔代表無情緒問題。

而「微笑抑鬱症」被歸類於「非典型抑鬱症」中,意指喺情緒低落時,以微笑掩飾自己抑鬱嘅人,看似過着快樂嘅生活,但其實內心充滿負面情緒。

而擁有以下特徵嘅人,都好可能患有「微笑抑鬱症」! 1. 每到寂靜嘅晚上,抑鬱感來襲卻感到舒暢 雖然孤單嘅夜晚容易令人感到寂寞,但對於「微笑抑鬱症」患者而言,晚上可以獨自喺床上或家中,毋需再面對社交活動,無形中換嚟一刻舒暢。

但往往抑鬱感隨即而來,亦開始要正視自己負面情緒,而且寧靜嘅夜晚都會令人不自覺思考哲學、人生問題,無休止嘅思考令自己變得更為傷感,但患者通常會堅持思考問題,甚至會聽一啲悲情音樂以釋放自己嘅負能量,看似放鬆但其實變成另類折磨。

2. 常被大班朋友當成「開心果」,但返到屋企總有莫名嘅落寞感 患有「微笑抑鬱症」嘅人通常喺一大班朋友面前,都會表現得份外樂觀開朗,而且會全程投入其中,常被視為「開心果」。

不過同朋友道別之後,悲傷感瞬間湧現,想法變得負面,開始對周遭事物有種難以言喻嘅失落感。

但當再面對大班朋友時,又會有種極為樂觀、積極嘅表現。

3. 常擔心自己成為別人負累 「微笑抑鬱症」患者以笑容作自我保護機制,失意時仍選擇向他人展露笑容,而非尋求協助,係由於害怕自己會成為他人眼中嘅負累,即使重要嘅朋友或親人發覺有唔妥而作出慰問,患者好多時都會報以一句「我無事」,用笑容掩飾自己嘅悲傷。

4. 容易因他人評價或拒絕而受傷 好多人都會重視他人對自己嘅評價,想予人一種好印象實屬正常表現,但「微笑抑鬱症」患者對他人評價特別敏感,即使係別人不經意講出一句對自己嘅負面印象,甚至只係講笑,都會深深印喺患者心中,認為自己就係咁失敗。

而且當受到他人拒絕時,負面情緒亦會立即湧現,開始怪責自己做得唔好,即使與自己無關都總會覺得係自己做錯。

5. 朋友很多卻有覺找不到傾訴對象 「微笑抑鬱症」患者將負面情緒藏於心底,常以「開心果」形象示人,樂觀性格令你擁有一大班朋友,但當自己情緒出現問題時,又唔敢向朋友傾訴,覺得自己無適合嘅傾訴對象。

而且會覺得「流淚」係弱者行為,唔希望展現喺朋友眼前或畀朋友知道,往往因此而鎖上內心嘅大門。

6. 興趣及嗜好廣泛,但真正令你放鬆嘅開心事則非常少 「微笑抑鬱症」患者不乏興趣及嗜好,甚至生活非常充實,但充實並不等同快樂。

患者好難講出一樣真正令自己開心嘅事,反而當下感覺越有趣嘅事物,回歸一個人時便越感空虛。

例如即使鍾意去旅行,旅行途中仍無法放鬆心情好好享受,獨自返屋企時更會倍感寂寞。

請勿忽視身邊的「開心果」朋友 好多「微笑抑鬱症」患者表面睇嚟都係積極樂觀,而且會喺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快樂、微笑嘅畫面,但實際上係掩飾悲傷。

所以大家唔好忽視身邊經常擔當「開心果」嘅朋友,每個人都有面對順逆嘅時候,即使係「開心果」都有失落嘅時候,見到朋友面對逆境,或者情緒不穩定,例如情緒有時高漲有時低落,記得要主動關心別人,多啲陪伴同慰問,共同面對困難! 取得你的人類圖免費解讀 https://www.renleitu.asia/yourchart

進一步學習人類圖..


關於作者,鍾老師及高階人類圖

來自2014年,由鍾一弘透過自身經歴實踐,以原有人類圖架構,重新以卡巴拉、易經、七輪、占星及心理學多個派系知識,以生命覺醒、及信念創造實相的原則,重新編釋出的生命全息統統。

在高階人類圖的前題,生命並不是被設計而來,人的意識覺醒比原有命運定局無限大。 以NLP的觀念,人的內在充滿資源,只是被限制性主觀信念系統綁定,而看不見局限以外的可能性。 人稱「當局者迷」。

高階人類圖系統,可以從七輪、易經的閘門模式,了解自我意識思維如何被限制,認出自身七輪的流動方式,覺知思想正存在於那個能量中心的作用,幫助自我覺知轉換心態思維,改變對環境的回應。

始創人,鍾一弘生先,源自2018年在金融機構任職文職及電腦工作,其後進入財務及會計行業,10多多年為各公司提供會計工作。 在2005年,透過塔羅牌進入靈性諮詢領域,由自助解決自己問題,延伸延服務他人。

在接觸人類圖前,鍾老師已經取得心理諮詢工作證書、催眠、NLP、藝術治療、靈氣REIKI、教練學、易經、輔導學等多個證書,在正職以外替人解決問題,啟導人擴展思維看見限制以外的其他觀點,轉化事情。

2014年,接觸類圖,發現人類圖內容,清楚描術自己過去人生的盲點,尤其對事業及金錢的模式。在進一步深入了解人類圖的易經內容,深深被當頭棒喝,覺醒自己如何被當中易經卦象綁定人生模式。
也因鍾老師在接觸人類圖前,已有多套工具幫自己與他人轉變狀況,加上修讀佛理、賽斯,及量子訊息,也明白萬物唯心造,自己成功把人類圖帶來的生命模式框架拆除。
因為人類圖,覺醒生命力量,鍾老師離開10多年的財務會計主管工作,朝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生活。
自由2014年起,不在為金錢而工作,每天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學習更多身心靈治療的工具,整合生命覺醒的知識。

在這近9年間,鍾老師除了以人類圖協助個案覺醒生活,轉化盲點,離開無形的磁場制約。
鍾老師還學會AccessBar、SuperR系統、量子訊息場、巴夏、八字、倫理系統排列。
透過身心靈醫學觀點,從人類圖案例中,對應出多種身體問題的成因,也從靈性知識找到轉化方式。

在2019年,鍾老師把原有的人類圖知識,創立為高階人類圖,除原有的人類圖架溝,有關生命引用身心靈的角度分析人類圖反映的訊息,幫助人突破模式,改善身心及人生。

在2020年,鍾老師開發現有的人類圖出圖系統,使用電腦系統,運算出起過1500萬數據,創立此平台的出圖系統,同時升級人類圖分析報告的內容。

直至現在,已有過10萬人使用本系統的人類圖繪製人類圖,同時取得人類圖報告。

近期文章

人類圖內在權威 薦骨中心發出 好想好想好想要


薦骨內在權威
臍輪-薦骨內在權威,亦即是所謂生產者的等待回應的內在回應反應。

薦骨回應帶來的是自我內心的渴望期待「好想好想好想要」的體驗。


一般人類圖師會教人以封閉式問題提問自己,讓自己直接回答「對、錯」「要、不要」「好、不好」,然而這些快速練習的回應反應,其實是來自脾中心的直覺反應。

當中只有答案。

而薦骨回應,比這種直覺反應,來得更強烈。

比如,薦骨回應想要吃橙,內在不只回應你「要」,你會有吃橙的體驗、味道的感覺、橙的香、甜,過去的經驗,都會一起回來,便你更渴望想要做那事情。

即使自己當下有其他理由不吃,過了一段時間,內心又會把「想吃橙」的體驗湧上來,不斷來給你回應,直到你最後真的「吃橙」了。



薦骨中心的正面回應:好想好想好想要

當有事情由內在決定想做,不管自己的思想怎樣決定,自己的心裡會一直提示自己好想做好想做,每次被頭腦拒絕不做,過一段心裡又會想到這些事情,最後無法抵抗心裡的渴望而行動了。



例如,薦骨回應要以1萬元買1部手機,頭腦拒絕認為太貴不值得。

薦骨回應會讓自己再次想要好想要好想要那部手機,每次想到,又被頭腦再次反對。


薦骨又再次激發自己好想買,誘惑自己上網上看那部手機,或走到店中看看這手機,甚至常常到店中試用這手機,薦骨回應會以任何方式讓自己走進這手機的體驗,最後頭腦敵不過薦骨回應的誘惑,便買了這手機回來。



薦骨的制約回應:
若是頭腦因為理由或恐懼迫使自己做應該做的事,但內心卻不想做。

薦骨會以相反方式回應。



每當自己要面對不想做的事情,會感到抗拒、辛苦難受,會自然想到有別的事要先做,讓自己有借口離去,不需面對那些事情。



若到最後一刻無法逃避,薦骨回應會散發「疲累」的體驗,及讓自己分心到別的事上,薦骨回應會以各種方式讓自己離開不想面對的事情。



若發現自己正在面對一些不想處理的事情,請堅決把事情找人幫忙處理,如與人以互相為對方服務的方式交換,或付錢請人幫忙,或給他人想要的價值讓他人為自己解決自己抗拒的事情。



不要強怕自己去面對那些理性認為應該的事,除非自己找到更大的價值讓自己由抗拒的體驗轉化為期待的體驗。



心裡想做的事,若不斷重複在心裡出現,不要拒絕自己,讓自己去體驗它,過後便會明白,及遇上更多相同的際遇。

好運自然來。



若面對不想做的事,不要強迫自己,把事情交與他做,找別人幫助,與人交換服務或給他們想要的資源為自己辦事,這才是出路。



若以理性強怕自己,便會不斷重複這些習慣,不斷吸引更多自己不想處理的事情來到自己的際遇中,這就是生產者的體驗持續吸引相同體驗的人生模式。


相關文章

me


me

進一步學習人類圖..


人類圖文章目録

536 Posts



























































































































































































































































































































































































































































































































































限時優惠
了解更多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一切內容之陳述並非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心理或身理之疾病。文章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等同醫生意見。本網站內容並未提供亦不等同法定認可之醫療、健康、心理輔諮詢等全面資訊或專業意見。有關心理健康及醫療問題,請諮詢你的法定認可醫生或法定認可心理諮詢專業。如因進入或使用本網站提供之任何內容而招致任何損失或損害,我們不會就任何陳述、使用或誤用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