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輪,是思想意識的顯現,顯意識。
你所知怎想都透過頂輪的能量顯示出來。
著色的人,當自我內觀思想便有訊息顯示在自己思想內。
別人說的與自己所想像的不同,所以不易信人,也不易被人動搖想法。
空白中心的人,當自己內觀思考,會空白一片,無念發呆。
當注意力向外,空白的頂輪便會被外在訊息湧入而左想右想,思緒混亂不定,也容易被別人一念帶走自己想法。
正想著食什麼好?有人問:你工作怎樣? 空白中心的人就自然從「想食什麼」轉移想工作怎樣以回應他人。
有無留意頂輪的閘門是61/63/64? 都是64卦中的尾數。
只有62在喉輪,但62也是小心顧慮說了不做的閘門。
當人從1-59卦經驗了各中風風雨雨,順逆起跌。
所以在60便要小心節制,不可胡亂妄動。
(因此閘門60, 說什麼都「不可能」。
) 怎樣才能行動? 就是61先有誠信,知道虛實內涵,了解明白才可相信。
(所以閘門61,不斷問「為什麼?有理由?一定有原因, 解釋不通,不相信。
) 所以有61閘門的人,容易因為不明白而憂心,風澤中孚,上卦風,注意外在事情,下卦澤,有既定邏輯限制,加上澤的流失感,使自己不易信人,常問問題要知道解釋,要人給自己認為合理的理由原因。
自己明白接受解釋才肯相信。
有了理據,解釋接受明白,才能通過。
就是喉輪閘門62, 62閘門,小事可行,大事不妙。
事事要說清楚細節,常說要make sense! 但花大量時間說清楚細節,最後還是「再考慮」而不決定。
62因為在喉輪,當會因為小節而跟人理論。
說自己認為合理的話,但別人可以覺得麻煩。
例如買東西坐的士無零錢找少了錢,閘門62會為合理而跟司機理論要找足零錢。
還有些閘門62覺得合理而跟店長力爭折扣,問一大堆售後服務,然後不買再考慮。
也是閘門62的制約要顯示細節。
當所有細節都清楚,一切合理,有61的理由,有62的實際細節。
完情就完美完成! 就是63卦。
有所不知,易經主張物極必反,而水火不容、水火不相射。
所以63既濟,好像吉? 其實也是憂心之卦。
說是完成,但也使人憂心「怎樣維持延續?」,如同創業難,守業更難。
63就是憂心未來如何延續而不變呢? 所以閘門63,會傾向猜疑,從小小問題中陰謀論去思考有否潛在問題?有什麼未知的危險?有什麼不完美? 同一問題,用不同方式開幾次,去找出別人前言不對後語的破綻。
其實是意念被制約而傾向猜測別人。
當63,完情完結。
但人世間不會完美終結,所以,一件事完,就會有另一念起,就是64火水未濟 既是未完成,又有新事情發生 外在有火,但自己在水災,上面有火向上燒,下面有水向下流,無法相合救不了火。
而未濟 所以閘門64的人常常憂心無事做,擔心未來沒有方向而不斷想「有什麼新路向?有什麼發展?有什麼事情可行?」 刺激自己頂輪跟著想不停。
如果同時有63/64?更輪輪迴交叉 64迫使自己想了很多可能機會 會被自己63因此不會理及太多未知而否定,63否定了機會,64又給自己問題,使頭腦又想另一些機會,又被63的猜疑否定推翻,真是左想右想皆空想。
如果同時有61/62也是輪迴交叉 61會求真理要有理由解釋清楚才信,有細節沒有理由也無用。
62卻追求要合理實币細節才信。
有再大的理由動機,但沒有實質細節,也不可行。
如果同時有61/62/63/64 就真是被頭腦的問題與思考煩惱不停。
自己想了又被自己推翻。
每一個閘門,對應到易經卦像,皆有前文後理可以對應,可以清楚解通,為什麼每一閘門有它的既定模式。
不是作者隨便說出來呢。
而從易經智慧,就能明白每一閘門的典故及源頭,也同樣能拆除閘門的制約。
不過,如果閘門制約,被說為你的設計天生模式,甚致天賦,就被注定了你的宿命。
是哪種觀點?自行選擇。
信念創造實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