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四大類型應該是怎樣?
Generator是發動機,做讓你開心期望想做的事便有縁縁不絕的動力。
來自呼吸的氣、食物的氣、及宇宙能量透過吸引而融合作為生命力。
心不想做但頭腦要做的事,交給人做,與人交換服務,或用錢及物資給人為你代勞,或使人喜歡你便為你效勞。
manifestor, 是把想法顯示。 但不是自己持續執行(沒有薦骨動力又怎持著執行?)
開始你的想法實踐,找合適的資源及人脈來幫你執行,你只是在發號施令帶領人群。
但不要太細緻地計劃,否則朝令夕改。
你只要想好計劃,定出想要結果,便交由他人用他們方式執行。
然後再想新的計劃,給另一些人為你執行。
沒有你的組織及構想,他人又怎有機會實踐你想出來的方案?
切忌只靠自己。
否則,想了要做,做了又不想那樣。
還有,做事前,自己先說出口,寫出來,說「不要有人阻礙」,便會順利。
顯示生產者?
是顯示者與生產者的混合體
想出來要做? 交給他人做。
自己心裡覺得快樂渴望,內心不斷引誘的事,先向人說「不要找我」,然後跟著體驗,邊說邊體驗。」
簡單就是指派他人做事,自己去遊玩快樂。
在你遊玩快樂時,又會想出新構想,又創造成新方案給他心機會實踐。
要明白這道理:
老闆若一切自己做,世上就無人有工做。
你有工做有工資,都是因為老闆不想自己做,又相信你能幫手,才給你錢代他處理。
否則你再多能力學歷也無用。
投射者?
不要再信「等待邀請」別人邀請,你想做是因薦骨空白被他們制約。 做多一點點,或他人離開了,你便不想再做。
即使「人類圖教的內在權威也無用。」因為你無法分辨薦骨的制約與內在反應。
投射者? 別人找你?請不要在有人的場合做決定,別人的薦骨動力會錯覺使你想做。
回到一人獨處你就明白你本來想做也在一人時無動於衷,這才是真實內在反應。
如自己一人獨處,內心想做什麼,但身體不能動,存在思想與身體對立的狀況「想做又不想起動」,這才是你的正確內在邀請。
先把事情說出口、寫出來,記下來。
然後放空什麼都不想、不理,全然讓自問平靜,不用腦。
身心會自然地安排你之前下的訂單。為你執行。
不要想「我要做什麼」,順其自然,自然會做。
反映者?
不要被這字嚇怕,也不必為人類圖亂說的少於1%人口嚇了。 他們的數據不等如世界人口,因為官方從未有對70億人做調查,只是在他們3000萬使用人類圖系統出圖的數據定論。正確說,是中文書及導師誤導人群。
反映者,只要無內在權威,喉輪以下全空白就是反映者。
當你與人一起,所有空白能量中心會代入他人即時反應放大。
當人人離去,你又回到空白平靜。
當你一人獨處,除了感到身心空白平靜。 換來會出現思想中好多平同聲音。 會出現自我對話,在思想中幾個角色在討論。其實來自空白能量中心給你的各種訊息。
所以當你自我討論完,只要沒有別人在身傍干預你,便會較明確知道自己想怎樣。
但有人前來,你會自然進入對方,㑹代入了他方式看自己本來的決定,就會混亂不肯定。
當你說「我空白與我無關」,就會從別人影響中走出來,回到空白狀況。
你同時也可刻意地進入他人的狀態,如hacker一樣進入對方的思想、感受、體驗中知道對方沒有說的體驗。
當反映者懂得分辨自己與別人,便是最有影響力的人。 他知道你內心想法,前來輕輕說句你的心底話,你便會被影響下去。
這才是人類圖4大類型的真實存在。
放下原有策略,靈活體驗自己。